市人大常委会:接续做好岐江河“一河两岸”风貌提拔
“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是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强镇兴村“1388”行动的重要工作。为加重人大对“三清三拆三整治”相关工作的监督,10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岐江河全线及板芙、古镇多村(社区)展开视察调研,对岐江河沿岸风貌提升和美丽农村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市“百千万工程”相关部门以及岐江河沿线10个镇街、古镇镇相关负责人现场作出积极回复。

探索“一河两岸”风貌提升
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当日,调研组乘船对岐江河全域水面及两岸环境整治情况进行(Carry Out)检查。调研组看到,岐江河两岸在火炬开发区、港口镇段已经初现水清岸绿风貌,沿线景观大为提升。而在石岐街道段,随着岐江道工程的推进和中山市人才公园的建设,两岸居民已经迎来花团锦簇白鹭翩飞的滨河风光。南区段和大涌段因历史(History)工业厂房聚集较多,目前(Currently)整治围绕“工改”和区域整体提升进行(Carry Out)。板芙段属地行政部门则正在申请整体加固,并计划同步开展风貌改造。
“岐江河是中山人的母亲河,一河两岸理应成为中山人休闲娱乐(Entertainment)的‘后花园’,最具中山标识的风景带。”调研组认为相关镇街需加大力度,发动更多力量甚至社会(Society)企业参与进来,对沿线景观进行(Carry Out)整体规划整体打造,也可与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探索多项工作统筹推进路径。

市“百千万工程”相关部门以及岐江河沿线10个镇街相关负责人现场作出积极回复,表示接下来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岐江河沿线风光,并探索沿岸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农村网格化管理
智慧管理经验值得推广
板芙镇里溪村历史(History)文化(Culture)底蕴深厚, 既是中山的革命老区, 又是广东农村变革先行地。近年来,里溪村成为中山市生态示范村、 宜居示范村、秀美村庄。 在板芙里溪村,调研组看到,当地将原有闲置地、边角地改造成街心公园、四小园,为村民创造了更好的休闲环境。相邻的金钟村则通过改造古井周边和建设登山径打造了自己的乡土文化(Culture)。
“美丽农村建设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前期建设和后期维护都纳入进来。”调研组认为,农村环境整治也应寻找更多的经济(Economy)增长点,并建立村民认可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古镇镇冈南村去年结合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开展了山边路改造工程。调研组看到,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人居环境,方便了群众(Masses)出行,还能有效防止垃圾偷倒,规范丧葬行为。“冈南村积极发挥网格化管理在‘三清三拆三整治’中的作用,并引入智慧管理技术手段,值得其他村借鉴学习。如果全市200多个村都能建立这样的管理模式,相信农村面貌能够整体再提升。”调研组对冈南村的经验表示了肯定。
而古镇镇古一村则大力挖掘足坛冠军资源、名人资源,打造了时尚(Fashion)的足坛文化(Culture)景点。调研组认为,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Culture),挖掘好利用(Use)好既能建立村民的凝聚力、自豪感,也能形成独一无二的旅游(Travel)资源。
“市镇在环境提升上都可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已经做成的维护好,即将建设的实施好,做好规划和分工,如三年规划五年规划,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省人大代表李毅在调研结束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 赞(88) 踩(75) 阅读数(1415)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
加载中......
- 发表评论
-